谈谈你对我国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理解和认识?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贫困有着切肤之痛。新中国成立时,国家一穷二白,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人口仍有7.7亿之多。目前我国还有主要生活在深度贫困地区的6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两不愁、三保障”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面临的问题挑战。一是脱贫攻坚战越到最后,剩下的都是“坚中之坚”,难度更大,而且,在既定时间内,存在的问题困难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影响脱贫攻坚质量甚至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外出务工受阻。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9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家庭三分之二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涉及三分之二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现在,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影响,如不采取措施,短时间内收入就会减少。第二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生产和消费下降,影响产业扶贫增收。第三扶贫项目停工。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等项目开工不足,不能按计划推进。第四帮扶工作受到影响。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挂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暂时无法到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这些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妥善解决,必须解决且有能力解决的要抓紧解决,不能影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有的问题是长期性的,攻坚期内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要有总体安排,创造条件分阶段逐步解决”。三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将是长期任务,我们要认识到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逐步分阶段解决。比如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一些地方产业发展轰轰烈烈,但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没有起到产业扶贫的作用。再比如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帮扶措施乏力,有的地方只顾尽快完成搬迁任务,简单地一“搬”了之,配套跟不上、承载容不下、权益无保障,导致部分群众不愿搬、搬不进甚至搬回去,既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又违背易地搬迁扶贫的初衷。再有就是一些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四是要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今年中央将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五是执行监管“四不摘”政策:脱贫摘帽以后,不能摘你的责任,不能摘你的政策,不能摘你的帮扶,不能摘你的监管,这是一个总体的要求。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我国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在扶贫攻坚进程中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 1
我国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意义在于:从历史维度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从政治维度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从发展维度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发展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从治理维度看,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成为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 2
贵州打赢脱贫攻坚的“四场硬仗”是
- 3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 4
脱贫攻坚中的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和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