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考察某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某段时间前后是否发生显著变化,则下列哪个模型比较合适(Y代表消费支出,X代表可支配收入,D表示虚拟变量)()。
举一反三
- 若想考察某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在消费者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的情况下是否会发生显著变化,则下列那个模型比较适合(Y代表消费支出;X代表可支配收入;D2表示性别,D3表示婚姻状况):
- 在考察城镇居民与非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支出是否有差异时,下列哪个模型不适宜(Y代表消费支出,X代表可支配收入,D表示虚拟变量)()。
- 在经济发展发生转折时期,可以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方法来表示这种变化。例如,研究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时。1991年前后,城镇居民商品性实际支出Y对实际可支配收入X的回归关系明显不同。现以1991年为转折时期,设虚拟变量=(0,1991年以前;1,1991年以后),数据散点图显示消费函数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基本消费部分下降了,边际消费倾向变大了。则城镇居民线性消费函数的理论方程可以写作:/ananas/latex/p/3957
- 下列关于消费函数的说法中,正确的中()。 A: 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的消费支出称为引致消费 B: 如果用纵轴表示消费支出,横轴表示可支配收入,则消费曲线的斜率为负 C: 边际消费倾向等于消费曲线的斜率 D: 平均消费倾向一定小于1
- 消费函数c = α + βy中的β 代表的是( ) A: 平均消费倾向 B: 平均储蓄倾向 C: 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储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