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王国维曾经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段十分著名的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这段话常常被人引用,但是引用这段话的人对这段话的理解和解释往往背离了王国维原意。很多人认为,王国维所说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就是指艺术家既要“深入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既要“描写生活真实”,又要“不拘泥于生活真实”,既要“具体”,又要“抽象概括”,等等。根据这样的解释他们对王国维的这一命题做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这样的理解是不妥当的。我国古代的诗歌理论家,很多人都讲过诗歌创作要“能入”“能出”一类的话,但是他们所讲的具体内容却并不相同。就王国维来说,所谓的“入乎其内”,同我们现在主张的“深入生活”含义并不相同,原因就在于王国维关于“宇宙人生”的概念同我们关于社会生活的概念是根本不同的。我们所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语)”。而王国维所说的宇宙人生或生活,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东西:“生活者非他,不过自吾人之知识中所观之意志也。”“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引用了《红楼梦》第一回的一段话,接着说:“此可知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而人生不过此欲之发现也。”这是十分鲜明而明确的唯心主义“人生观”。理解王国维所谓“入乎其内”,自然不应该脱离王国维这一唯心主义人生观,“入乎其内”的确一方面有观察社会生活状况,掌握丰富的创作素材这样一层含义,但是更深一层含义应该是要体验生活本质在于“欲”,在于“痛苦”。由此体验,才能“出乎其外”,力求摆脱这种痛苦,忘掉物我关系,排除一切功利念头,采取一种超然物外、漠然静观的态度。这就是“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就是“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也就是为什么艺术需要天才,因为“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痛苦之不能相离”。故笔者认为“出乎其外”是指诗人要排除功利欲念,对宇宙人生采取超然物外、默然静观的态度,在“入乎其内”基础上要跳出来,“胸中洞然无物”,分析其本质,才能有高妙的情致。

    内容

    • 0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这段话充分体现了 美在形式 的美学观点

    • 1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之。入乎其内,故有();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答案在课本的第152页,难度题,尽可能背诵。这道题是为了让大家深度的思考“刚健入世”和“自由出世”之间的辨证关系。[img=750x470]17e0c6d4da34c30.png[/img]

    • 2

      学起: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 )。

    • 3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有() ①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②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④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4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有() ①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③做事情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④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