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铬酸钾法测定亚铁含量时,滴定前要加入磷酸的原因是()
A: 磷酸与Fe3+生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Fe(HPO4)]-,消除Fe3+的黄色对终点颜色的干扰
B: 降低了Fe3+/Fe2+的电极电位,增大了滴定突跃的电位范围,指示剂能较好地在突跃范围内显色,减小终点误差。
C: 反应需要酸性介质中进行
A: 磷酸与Fe3+生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Fe(HPO4)]-,消除Fe3+的黄色对终点颜色的干扰
B: 降低了Fe3+/Fe2+的电极电位,增大了滴定突跃的电位范围,指示剂能较好地在突跃范围内显色,减小终点误差。
C: 反应需要酸性介质中进行
A,B
举一反三
- K2Cr2O7法测定铁矿石中全铁时,滴定前加入H3PO4,H3PO4与产物Fe3+生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Fe(HPO4)2-,消除Fe3+颜色的影响;同时由于生成Fe(HPO4)2-配合物,降低了溶液中Fe3+的浓度,从而提高了Fe3+ /Fe2+的电极电位,使化学计量点的电位突跃增大。
- K2Cr2O7法测定铁含量的实验中,加入磷酸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突跃范围,减小终点误差。 B: Fe3+与H3PO4生成无色络合物,消除Fe3+黄色干扰,便于终点颜色观察。 C: Fe3+与H3PO4生成无色络合物,使Fe3+/ Fe2+电对的电极电位降低,使指示剂的变色点落在突跃范围之内。
- 重铬酸钾法中调节酸度时,用的是硫酸和磷酸的混合溶液,主要原因是 A: 调节溶液的pH至酸性范围 B: 络合Fe3+,降低铁电对的条件电势,使滴定突跃范围增加,提高滴定结果的准确度 C: 络合Fe3+,生成无色的[Fe(HPO4)2]2-和Fe[(PO4)2]3-,消除Fe3+黄色对终点的干扰 D: 防止沉淀生成
- 对于K2Cr2O7法测定铁含量的实验中加入磷酸的主要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形成缓冲溶液 B: 增大了突跃范围,减小终点误差 C: Fe3+与H3PO4生成无色络合物,消除Fe3+黄色干扰,便于终点颜色观察。 D: Fe3+与H3PO4生成无色络合物,使Fe3+/Fe2+电对的电极电位降低,使指示剂的变色点落在突跃范围之内
- 全铁的测定中,加入磷酸能与Fe3+离子生成无色络离子,可防止Fe3+离子对指示剂的氧化作用,并可消除三氯化铁的黄色影响使终点明显。同时由于Fe(HPO4)2-的生成,降低了Fe3+/Fe2+电对的电位,使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增大,提高了结果的准确度。
内容
- 0
采用氯化亚锡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铁矿石中铁时,硫-磷混合酸加入的目的不包括 A: 保证滴定时所需酸度 B: 使Fe2+不易被空气氧化 C: 使磷酸与Fe3+形成无色的稳定络离子[Fe(HPO4)2]-,消除FeCl3黄色对终点色变的影响 D: 降低Fe3+/Fe2+电对的电位,使滴定突跃范围变宽,便于指示剂选择和使Cr2O72-与Fe2+反应更完全
- 1
K2Cr2O7法测定铁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H3PO4 ,其作用是: A: 使Fe3+与PO4 3-生成Fe(PO4)2 3-, B: 消除Fe3+黄色对指示剂的干扰, C: 使Cr3+变成无色的配离子。 D: 降低了Fe3+ / Fe2+电对的电位,使滴定突跃增大,指示剂的变色准确。
- 2
用K2Cr2O7法测定试样中的含铁量时,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 A: 使Fe3+生成Fe(HPO4)-,减少Fe3+颜色的干扰;降低Fe3+/Fe2+电对的电极电势,使指示剂准确指示滴定终点 B: 加快反应速度 C: 提高溶液酸度 D: 防止形成Fe(OH)3沉淀
- 3
重铬酸钾法滴定Fe2+时,磷酸的作用是 A: 保持一定的酸度 B: 与铁形成[Fe(HPO4)2]‑无色络合物 C: 降低Fe3+/Fe2+电对的电极电位 D: B+C
- 4
用K2Cr2O7 法测定Fe2+,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A: 同Fe3+形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减少黄色对终点的干扰 B: 减小Fe3+/Fe2+的电极电位数值,增大突跃范围 C: 提高酸度,使滴定趋于完全 D: A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