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评价《边城》时认为:“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你怎样理解“边城”除了地理概念之外所蕴涵的象征意味?结合沈从文的自身经历思考作家为什么会在远离边城之后在京城创作《边城》﹖
答:象征是小说《边城》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誉盛名的原因之一。象征手法的运用存在于小说故事的整体与部分中,也就是小说表层和深层的象征意味。部分就包括了小说的题目,意象,人物,景物等多个方面。题目中的“边城”指的是湘西边境酉水流域的小城“茶峒"",它凭山倚水,地理位置就像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般与世隔绝。但“边城”有更大的象征作用,一方面它代表一个地理位置,显示了“茶峒”边远偏僻的位置特点;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代表了一个历史概念,代表了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社会和一种文化概念,象征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概念和历史概念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融合的。它们共同指向了那个与当时革命时代和政治文化环境截然不同的传统中国时代。在当时那种社会环境中,小说中所描绘的社会是历史的,是过去时,是不入流的。所以用“边”来形容最为恰切。沈从文创作《边城》与其自身的经历关系密切。沈从文生长在原理现代都市文明的湘西世界,所受过的正规教育仅是小学。他白幼耳濡目染于湘西原始而野蛮的风习,进京之后,在城市生活中逐渐逐渐意识到城市人与乡下人的隔膜,在思想中便形成了“城市”和“乡下”这一组相互对立的范畴以及“返璞归真”的文化观念。他崇尚崇拜朝气、力量与自然的强悍,决然排斥现代文明。因此在京城中创作的《边城》可以视为沈从文理想的人性与生活形式的载体,是他面对都市生活时对湘西的一种记忆和想象,是他的一种精神寄托。
举一反三
内容
- 0
《边城》是沈从文作家的代表作。()
- 1
结合《边城》,论述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审美追求。
- 2
沈从文创作《边城》的目的是
- 3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 )。
- 4
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是《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