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为什么说现今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找一找是否有不是信用货币的货币。
  • 答:(1)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这一过程的萌芽早就存在于古老的信用工具之中;这一过程的 不可逆转决定于商品经济覆盖整个经济生活,也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这一过 程的最终完成则是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的 20 世纪。现代信用货币,其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当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流通着的 钞票都是银行券。关于银行券,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集中在中央银行,所以银行券的持有者 就意味着握有对中央银行的债权。不论在法律形式上如何规定,人们总是把中央银行与国家 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别是这样。所以,人们认定,持有钞票就是持有对国家的债权;在人 们心目中要求国家对钞票负责 。与银行券同时流通的有作为辅币的金属硬币。硬币已不是过去意义的金属货币,并不是 以自己所含金属的价值流通。现在世界各国,硬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于信用 货币。伴随着银行券的流通, 不以现钞形态存在的货币也出现了。在 19 世纪和更早的年代, 人们曾广泛讨论商业票据和支票由于背书流通所发挥的货币功能 。 到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 初,人们则已明确认识到:银行活期存款,其本身就应视为货币。至于商业票据和支票, 由 于背书流通的现象逐渐减少 ,已不再讨论它们是否是货币的问题 。银行活期存款,其根本特征是随时可据以签发支票用以购买和支付,同时也有权从中提 取钞票。活期存款的名称多种多样 。我国在出现新式银行以后多年,习惯称之为支票存款。 实际上,由于管理习惯,活期存款有种种名称。如我国机关单位在银行中的经费存款账户就 是一种活期存款账户。此外,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由于金融创新,有些存款不叫活期存款 但实际有活期存款的功能。如美国的 NOW(可开出相当于支票的“转让支付命令”的账户) 就是一例。这类账户上的金额, 就其实际功能来说, 无疑应同活期存款一样视为货币。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大多不能据以签发支票。直至进入 20 世纪, 人们 并没有统一的见解把它们明确地视为货币。但是,如果不把它们视为货币的存在形态,微观 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就是不完整的。而且宏观调控的实践,也会使人认识到,如果不把它们视 为货币供给而只考察钞票和活期存款,那就很难解释这两部分货币之间的相互转化。现实生 活中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它们之间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如储蓄, 最初多是小额定期,后来不仅发展了活期储蓄,而且有了可以签发支票的储蓄。如大额存单 是定期的, 但在货币市场上可以买卖,已不完全是本来意义的定期存款。至于美国的 ATS, 更是一种可以自动地从定期存款账户向活期存款账户转移款项的制度 。所有上述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称之为“存 款货币”。(2) 今天的货币形态,与历史上几千年只是简单的几种形态统治流通的情况不同,不 仅极其多样,很难一一列举,而且变化迅速。但无论其形态如何多样,变化如何迅速,任何 形态的货币, 无一例外地都是信用货币。

    内容

    • 0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特征包括()。 A: 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B: 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 C: 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 D: 信用货币是管理货币 E: 信用货币具有稳定的内在价值,易于分割携带

    • 1

      信用货币的概念?为什么货币的形态最终会发展成为信用货币?你对信用货币本质的理解是什么?

    • 2

      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 3

      现金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不是信用货币。

    • 4

      为什么说货币形式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信用货币是必然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