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万里长城有多少长?是哪个朝代开始建筑的?
万里长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和悠久的历史著称于世,被列为世界奇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当时,中国北方诸侯割据,他们防御邻近诸侯的侵袭,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卫墙.与此同时,燕、赵、秦三个诸侯国的北方,又与少数民族中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邻,为了防御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三国各自都在他们的北方修筑了长城.到了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把一段段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了现在万里长城的基础.后来经过历代增建,及至明朝,就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长约12000多华里,因而名为万里长城.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特别是它不是一般的土墙,而是用整齐的条石和结实的青砖砌筑的.有人计算,如果把明长城所有的砖、石和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可以绕地球一周.不用说烧制这些砖石,就是把它们通过崎岖的山间小路送达修建工地,已经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因此,游览长城的人莫不为先民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精神所感动.长城有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组成.关隘一般都建在形势险要之处,座落在北京郊区的居庸关和八达邻附近的长城,城墙平均高7.8米,最高达14米,城墙的外侧一般都选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者的困难.每隔不远,有一座拱门,称“券门”,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墙顶宽达5.8米,可容五马并骑.城台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组高出墙顶的方形建筑,是巡逻放哨的地方.烽火台专门传递军情.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如此传递,千里之外的敌情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使朝廷了解.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万里长城主要修建于哪个朝代
- 1
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 2
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奇观,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出于军事目的而修筑长城。现在所说的万里长城,主要是指()时期修建的长城。 A: 战国 B: 秦朝 C: 明朝 D: 清朝
- 3
将玻璃运用到建筑上是哪个朝代开始的?
- 4
古代长城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开始修筑的? A: 战国 B: 秦 C: 春秋 D: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