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24
    王好古关于内感阴证的发病论点有哪些?
  • 王氏认为内感阴证的形成有内夕}}两个方面,外因与不知预防、外感寒湿雾露l之邪有关。寒湿雾露之邪,因其性为阴重浊,故“雾露人腹,虽不饮冷,与饮冷同”,可伤人阳气,导致阴证形成。内则与纵欲、劳倦饮食生冷、平素体弱有关。如指出:“阴证……乃嗜欲之人,耗散精气,真水涸竭,元阳中脱”等。 虽然王氏认为外感、内伤皆可导致阴证.但他特别强调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的“内已伏阴”才是阴证发病的基础与关键。以其“内阴已伏,或空腹晨行或语言太过,口鼻气消,阴气复加,所以成病”。其中,王氏尤重饮食生冷、过服凉药,认为此为“内已伏阴”的主要因素,在阴证发病中尤为重要。《阴证略例》所载治验8例,其中7例都有嗜食生冷、过服凉药而致“伏阴”的病史。由此可见,王氏对阴证发病的认识是建立在以饮食生冷等为主的“内已伏阴”的基础之上,“内已伏阴”是致病关键。其对阴证病邪及发病的认识,实有与众不同的观点。

    内容

    • 0

      13.王好古认为阴证“阳从内消”可见 ( ) A: 头痛不甚 B: 自利不渴 C: 手足自温 D: 倦卧欲寐

    • 1

      下列哪一著作非王好古所著() A: A《阴证略例》 B: B《医垒元戎》 C: C《本草述》 D: D《此事难知》

    • 2

      王好古认为“阴证”的主要原因是() A: 外感寒湿 B: 内伤冷饮 C: 误治凉药 D: 人身本气先有虚损 E: 劳倦伤阳

    • 3

      注重伤寒阴证研究的元代医家是( ),属于( )学派。 A: 王好古,易水 B: 张元素 ,易水 C: 刘完素,河间 D: 张从正,河间

    • 4

      王好古认为“阴证”,“阳从外走”可见() A: 心下满闷 B: 腰腿沉重 C: 头面壮热 D: 语言错乱 E: 自利不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