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干涉法测声速时,示波器上出现相邻两次最强电信号时,可动换能器S2两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 。
举一反三
- 物理量大小的估算,在实验操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实验中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为37KHz,在用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速时,示波器上连续出现两次信号振幅极大值所对应的接收换能器S2移动的距离大约为: A: 9.2mm B: 9.2cm C: 4.6mm D: 4.6cm
- 在共振干涉法测声速时,下述各项关于声速测量仪上的两只压电换能器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有( ) A: 换能器的发射端面S1和接收端面S2只有保持相互平行且正对时,才能在它们之间的介质中形成驻波。 B: 把压电换能器的接收信号接至示波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当信号频率等于压电换能器的固有谐振频率时,可观察到示波器上的正弦信号振幅达到最大。此时,换能器S1和S2之间的驻波处于共振状态。 C: 改变换能器S1和S2之间距离,当观察到示波器所显示的正弦信号达到最大振幅时,进一步微调所输入的正弦信号的频率,直至示波器显示的正弦信号振幅达到最大,此时输入的信号频率即为共振频率。 D: 共振干涉法测声速时,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是正弦波而不是驻波。
- 驻波法测声速时,把压电陶瓷换能器的接收信号送至示波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当信号频率等于压电换能器的固有频率时,可观察到示波器上的正弦信号幅值达到最大,换能器之间的驻波处于共振状态。</p>
- 用驻波法(共振干涉法)测声速时,先移动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的位置,使示波器上的讯号幅度最大,记下【1】换能器的位置,再移动【2】换能器,依次记下每次信号幅度最大(或最小)时,接收换能器的位置。由【3】间距离可求出【4】值,再由谐振频率f值,可计算出声速v。 A.声 B. 波腹 C. 波长 D. 发射 E. 接收 F. 幅度
- 共振干涉法测量声速实验中,连续改变接收端换能器的位置,从示波器中观察到信号幅度发生周期性变化。请问相邻信号幅度极大值之间的间隔为______(填“1”,“2”或“0.5”)个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