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框架梁集中标注中4C20;5C25 2/3,表示梁的下部纵筋上排为 。
A: 5C25
B: 3C25
C: 4C20
D: 2C25
A: 5C25
B: 3C25
C: 4C20
D: 2C25
D
举一反三
- 梁下部纵筋2 25+3 20(-3)/5 25表示,上排纵筋为2 25和3 20且3 20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5 25,全部伸入支座 ( )。
-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C25+3C22(-3)/5C25 A: 表示上排纵筋为2C25和3C22,其中3C22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5C25,全部伸入支座 B: 表示上排纵筋为2C25和3C22,全部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5C25,全部伸入支座 C: 表示上排纵筋为2C25和3C22,其中2C25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5C25,全部伸入支座 D: 表示上排纵筋为2C25和3C22,下排纵筋为5C25,全部伸入支座
- 2Φ25 + 3Φ22/ 5Φ25 表示有( )。 A: 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B: 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全部伸入支座。 C: 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 3Φ22,下排筋5Φ25。 D: 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也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Ψ25 2/4,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Ψ25,下一排纵筋为4Ψ25,全部伸入支座。
- 用原位标注方法标注的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φ254/2”,表示()。 A: 纵筋密集处布置4φ25,其他位置布置2φ25 B: 布置一排6φ25的纵向钢筋 C: 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 D: 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
内容
- 0
假定list1=[3, 4, 5, 20, 5, 25, 1, 3], 则在执行list1.extend([34, 5])之后list1的值为( )。? [25, 20, 5, 5, 4, 3, 3, 1, 34, 5]|[1, 3, 3, 4, 5, 5, 20, 25, 34, 5]|[1, 3, 4, 5, 20, 5, 25, 3, 34, 5]|[3, 4, 5, 20, 5, 25, 1, 3, 34, 5]
- 1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Φ25 2(-2)/4表示上排2根钢筋不伸入支座
- 2
某梁下部纵筋为2Φ25+3Φ22(-2)/5Φ25,其表示的含义为:
- 3
梁的支座下部钢筋两排,上排2Φ22,下排4Φ25,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 A: 2Φ22+4Φ25 B: 2Φ22+4Φ25 4/2 C: 2Φ22+4Φ25 2/4 D: 2Φ22+4Φ25 2+4
- 4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Ψ25 4/2,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Ψ25,下一排纵筋为2Ψ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