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02
    阐述地支纪月和地支纪时制度。
  • 清末开始用电报作为传递公文的手段,为节省字数,采用地支代月、代时,并为民国时期所沿用。地支在电文中配合韵目运用的规律是:地支在韵目之前,代月份;地支在韵目之后,代时辰。地支纪月。因民国纪月是依公历分1年12个月,恰合12地支之数,故电文中常于代日韵目前使用地支字样来代表月份。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列次代表一至十二月。地支纪时。古代将一日分为12个时辰,以12地支为名。电报因事机急迫,常在落款中于代日的韵目之后,以地支注时。时辰的概念,有正某时(“某正”)与时辰范围两方面。与今24小时制对照:正子时,为午夜0点;范围23~1点。正丑时,为2点;范围1~3点。正寅时,为4点;范围3~5点。正卯时,为6点;范围5~7点。正辰时,为8点;范围7~9点。正巳时,为10点;范围9~11点。正午时,为12点;范围11~13点。正未时,为14点;范围13~15点。正申时,为16点;范围15~17点。正酉时,为18点;范围17~19点。正戌时,为20点;范围19~21点。正亥时,为22点;范围21~23点。

    内容

    • 0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

    • 1

      古代纪时辰用十二地支,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与之对应。

    • 2

      干支纪日法是由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而成,四十八日后完成一个循环()。

    • 3

      古代纪辰用十二地支,“画卯”指政府人员上班签到,沿用至今()。 A: A B: B

    • 4

      "时大明天启四年,岁次甲子黄钟之吉"中"黄钟"属于() A: 月名纪月 B: 律吕纪月 C: 四季纪月 D: 序数纪月 E: 太岁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