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显示一种米氏酶完美程度的参数是:()。
A: Km
B: kcat
C: kcat/Km
D: Km/kcat
E: Vmax
A: Km
B: kcat
C: kcat/Km
D: Km/kcat
E: Vmax
C
举一反三
- 根据以下各酶的kcat(sec-1)和Km(M)值,判断最完善的酶是: A: 乙酰胆碱酯酶 kcat=1.4×104,Km=9×10-5 B: 过氧化氢酶 kcat=4×107,Km=1.1 C: 富马酸酶 kcat=800,Km=3×10-6 D: 磷酸丙糖异构酶 kcat=4.3×103,Km=1.8×10-5 E: β-内酰胺酶 kcat=2×103,Km=2×10-5
- 酶促反应的各参数中,最能准确体现酶与底物亲和力的是 A: Ks B: Vmax C: Km D: kcat
- kcat/Km比值能用来测定一种酶对不同底物的优先权
- 一种酶的Kcat/Km比值被认为是:() A: 底物与酶亲和力的直接尺度 B: 、不受抑制剂的影响 C: 、与Vmax成反比 D: 在底物浓度远低于Km时酶的催化效力
- 如果一种酶使用动力学途径作为调节手段,那么此酶酶底物的浓度通常被发现是: A: 接近Km值 B: 远低于Km值 C: 远高于Km值 D: 等于或大于kcat/Km E: 等于酶浓度
内容
- 0
中国大学MOOC: 在酶的可逆抑制剂中,不影响酶的二级速率常数(Kcat/Km)是
- 1
列关于米氏方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米氏方程中的Km值可以代表酶与反应物之间的结合能力,但并不能借此直接判断不同酶催化能力的大小 B: Vmax会随着反应物的浓度增加而增加,但是Km不会,因为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C: Kcat反映了酶与底物结合后催化生成产物的速度,往往也被称作催化常数 D: Kcat/Km更好的反应了酶催化不同底物的效率,对于酶而言,该值理论上不存在上限
- 2
如果一种酶使用动力学途径作为调节手段,那么此酶底物的浓度通常被发现是:____ A: 接近Km值 B: 远高于Km值 C: 等于酶浓度 D: 等于或大于kcat/Km<br/>2 / 2
- 3
中国大学MOOC: 根据以下各酶的kcat(sec-1)和Km(M)值,判断最完善的酶是:
- 4
米氏方程双倒数作图的斜率为 A: Km B: Vmax C: Km / Vmax D: Vmax / Km E: 1/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