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新民论》中说:“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
是
举一反三
- 关于公德与私德,( )在《新民说》中认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向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蔡元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 关于公德与私德,( )在《新民说》中认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向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A: 梁启超 B: 蔡元培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 中国大学MOOC: 关于公德与私德,( )在《新民说》中认为,“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向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这是中国人关于公德和私德比较准确的表述。这段话出自于哪位思想家()
- 梁启超曾言:“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这体现出社会公德具有的特点是()。 A: 全民性 B: 渗透性 C: 基础性 D: 稳定性
内容
- 0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这是中国人关于公德和私德比较准确的表述。这段话出自于哪位思想家() A: 严复 B: 梁启超 C: 魏源 D: 梁漱溟
- 1
“独善其身”是私德,“相善其群”是公德。
- 2
章炳麟认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之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其文学的概念是
- 3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学者对私德的理解() A: 拨算盘是利,读《论语》是道德,余则相信《论语》和算盘应该相伴随、相一致,故咀嚼玩味《论语》的教谕以为处世的信条。 B: 今之言道德者,或主提倡公德,或主策励私德;或主维持旧德,或主论进新德,其言固未尝不各明一义,然吾以为公私新旧之界,固不易判明,亦不必强生分别。自主观之动机言之,凡德皆私德也。自客观影响所及言之,凡德皆公德也。 C: 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
- 4
以下关于《论语》“论”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A: 伦理道德 B: 凡言语循其理,得其宜谓之“论”,故孔门师弟子之言谓之“论语”。 C: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D: “《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