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柳本尊行化道场,此龛造像共高15米,岩檐外挑达9米,壁面倾斜约45度,造像分三层,自下而上,逐级外挑,这样既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又使观众看上去一目了然,而且不会产生透视变形。这也是工匠师们成功地把透视原理用于艺术创作的典型范例。
举一反三
- 巴中南龛摩崖造像、南龛寺、又名光福寺,存历代造像174龛2400余尊,题材广泛,造像分观音岩、大佛洞、老君洞、云屏石、山门石等区。
- 宋代石窟艺术体现更多的是释、道、儒三教的结合,特别能体现的就是大足石门山石刻艺术,除佛教造像外,还创造了释、道、儒联合造像和单独的道教造像(大足龙岗山与宝顶山)。
- 大足华严三圣像、雕造手法简炼,气势磅然。他们头顶崖檐,脚踏莲台,皆重额广眉,悲悯豁达,给人以熟悉、亲切之感。这龛造像是大足石刻寓( )原理于艺术构思的典型范例:
- 山西天龙山石窟隋唐造像龛较多,第9窟主尊弥勒坐像高8米,体现出唐代造像的技术水平。 A: 汉代 B: 魏晋十六国 C: 隋代 D: 唐代
- 大型露天宗教造像是指单体的造像高度(含基座)或长度超过()米,群体造像数量超过()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