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变性时双螺旋松解,在260nm波长处紫外吸收OD值增加是()
A: 融解温度Tm
B: 增色效应
C: 减色效应
D: DNA复性
E: 核酸分子杂交
A: 融解温度Tm
B: 增色效应
C: 减色效应
D: DNA复性
E: 核酸分子杂交
B
举一反三
- A1/A2型题 DNA变性时双螺旋松解,在260nm波长处紫外吸收OD值增加是() A: 融解温度Tm B: 增色效应 C: 减色效应 D: DNA复性 E: 核酸分子杂交
- B型题 DNA变性时双螺旋松解,在260nm波长处紫外吸收OD260值增加是() A: 融解温度Tm B: 增色效应 C: 减色效应 D: DNA复性 E: 核酸分子杂交
- 热变形的DNA经缓慢冷却后,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称为()。 A: 融解温度Tm B: 增色效应 C: 减色效应 D: DNA复性 E: 核酸分子杂交
- 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描述错误的是() A: 核酸的变性是DNA性质改变,变性的DNA颜色增加因而称为增色效应。 B: DNA复性时可伴随核酸分子杂交现象。 C: 由于高温导致的DNA的变性,当温度逐渐降低时,DNA的两条链重新缔合,复性伴随减色效应。 D: 核酸变性时,其在260nm紫外吸收显著升高
- B型题 热变形的DNA经缓慢冷却后,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称为() A: 融解温度Tm B: 增色效应 C: 减色效应 D: DNA复性 E: 核酸分子杂交
内容
- 0
天然DNA分子在热变性条件下,双螺旋结构破坏,碱基暴露,在紫外光260nm波长处的吸收度明显增加,此现象称为 A: 变性 B: 复性 C: 增色效应 D: 减色效应
- 1
有关核酸的变性和复性描述正确的有() A: 核酸的变性是DNA性质改变,变性的DNA颜色增加因而称为增色效应。 B: 当温度逐渐升高到一定高度时,DNA双螺旋解链即为核酸发生了变性,变性伴随着增色效应。 C: 由于高温导致的DNA的变性,当温度逐渐降低时,DNA的两条链重新缔合,复性伴随着减色效应。 D: 核酸变性时,其在260nm紫外吸收显著升高。
- 2
热变形的DNA经缓慢冷却后,两条互补链可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称为() A: A融解温度Tm B: B增色效应 C: C减色效应 D: DDNA复性 E: E核酸分子杂交
- 3
增色效应指当双螺旋DNA熔解(解链)时,在28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减色效应指随着核酸复性,紫外吸收降低的现象。
- 4
核酸变性表现:()()()()。增色效应(DNA变性后对260nm紫外光吸收能力增加的现象);核酸复性表现:对260nm紫外光吸收能力下降,故又称复性为减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