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根据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
举一反三
- 胡焕庸人口线的地理意义?
- 84 年前,时任“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教授(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创始人之一),在《地理学报》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中画出了“瑷珲—腾冲线”,东南部面积占全国36%,人口占96%,西北部面积占全国64%。人口只占4%,这条线被称为“胡焕庸线”。胡焕庸线经过80多年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原因在于()。 A: 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地理格局的重要基线 B: 胡焕庸线是自然地理条件的分界线 C: 胡焕庸线是人文地理差异分界线 D: 胡焕庸线是一条人地关系线,反映了人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E: 胡焕庸线是不能变动和突破的界线
- 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者()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发起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创办了最早的地理杂志——《地学杂志》。 A: 竺可桢 B: 张相文 C: 胡焕庸 D: 李旭旦
- 阐述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 中国地理学家( )在1935年提出了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