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26
    试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 (1)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他认为各国不一定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即绝对有利)的商品,而只要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即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能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因此,他认为国家应该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分工。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前者应专门生产其最为有利(即有利程度最大)的商品,后者应专门生产其不利程度最小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2)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①积极作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言,它是经济学中最深刻的真理之一,它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不可动摇的坚实基础,那些忽视比较优势的国家在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方面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可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贸易理论都是在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②局限性a.该理论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优势理论力求说明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在于国内、国际市场中有着不同的交换比率,在这一点上该理论并不全错,但用这一点作为解释贸易发生的全部基础却是不对的。事实上,比较优势只是进行国际贸易比较次要的原因而决非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b.比较优势理论赖以成立的许多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且不符合经济现实,这就大大削弱了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例如,关于完全自由竞争的假设、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和国际间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充分就业的假设、物物交换的假设等均不符合经济现实,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产品的假设、短期和静态的假设等则过于苛刻,在这些严厉条件下论证的理论很难作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开展对外贸易的指导原则。c.比较优势理论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表现在:第一,按照该理论,比较优势相差越大则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从这点出发,目前贸易应该最容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展开,而现实中,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第二,按照该理论,国际商品交换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因而各国为获得贸易的比较优势应该都会自觉自愿地实行自由贸易。但是,在国际贸易现实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从来都未实行过彻底的自由贸易,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实行某种贸易保护政策。第三,按照该理论,国际贸易双方是互利的,不存在价值转移和国际剥削,甚至相对落后的国家通过国际贸易节约的社会劳动更多,这与当前国际贸易中富国总是剥削穷国的事实相悖,因而也使得这一理论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为现行的旧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辩护。第四,按照该理论,由于国际交换与国内交换比率的不同,出现了与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相违背的情况,李嘉图自己也看到了这个问题的难解性,只好认为“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法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内容

    • 0

      叙述ERG理论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评价

    • 1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与H-O理论:

    • 2

      依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 3

      简要评价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

    • 4

      简述并评价比较优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