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基于敲诈勒索的故意恐吓丙,在丙交付财物时,知情的甲中途加入帮乙取得财物。甲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承继的)共犯。
举一反三
- 甲、乙与丙女共谋勒索财物。由丙女假装卖淫勾引被害人后,甲、乙立即到现场,丙女迅速离开,甲、乙向被害人勒索财物。在被害人识破真相后,甲、乙使用暴力抢劫了被害人1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甲、乙实施了抢劫,丙女只有敲诈勒索的故意,故甲、乙、丙不构成共同犯罪 B: 因丙女没有分到赃款,故对其敲诈勒索罪,应以情节轻重量刑 C: 甲、乙、丙构成共同犯罪,但甲、乙成立抢劫罪,丙成立敲诈勒索罪 D: 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甲、乙、丙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 甲将乙(6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的父亲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的父亲已经报案,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到了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B: 丙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 甲丙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D: 甲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 甲将乙(8岁)绑架到自己家中,并向乙父勒索财物。由于甲得知乙父已经报警,便打算杀害乙。甲正在琢磨杀害方法时,甲的朋友丙来到甲家,甲将杀乙的想法告诉丙,丙帮助甲杀害了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甲和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的共犯 B: 甲和丙不成立共同犯罪 C: 甲和丙二人不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D: 甲和丙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犯,甲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丙构成故意杀人罪
- 先后与乙(15周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与丙(18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000余元后又将之杀害;与丁(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1500余元。 本案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 甲与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 甲与丙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C: 甲与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D: 甲与丁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 先后与乙(15周岁)盗窃他人的财物折价1万余元;与丙(18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000余元后又将之杀害;与丁(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1500余元。请分析案例,回答下列问题:甲的行为构成()。 A: 盗窃罪 B: 敲诈勒索罪 C: 故意杀人罪 D: 抢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