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马克思说,人“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好像这种有用性是物本身所固存的,虽然羊未必想得到,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物”,这说明(
  • 价值是在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与客体的属性或性能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 --- 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 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

    举一反三

    内容

    • 0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能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物的有用性表明它一定具有价值 D: 物的有用性与价值成正比

    • 1

      [color=#00000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说明[/color]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有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 2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B: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 3

      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说明() A: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B: 物没有用就没有价值 C: 物的有用性是形成价值的前提 D: 只要物是有用的就有价值

    • 4

      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物的有用性表明它一定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