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之道”包括公益活动、爱护动植物、尊老爱幼、素食等。所谓“随喜功德”,是指以珍贵的物品供养佛陀和十方菩萨。
举一反三
- .对“慈悲之道”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观音菩萨之外,地藏菩萨是另一位“慈悲之道”的代表菩萨,地藏菩萨因为在汉地极为流行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而深入人心 B: “素食”对“慈悲之道”没有多大利益,民间公益、放生、施舍都功德无量 C: 持戒、布施、忍辱都是“慈悲之道”的表现 D: 践行“慈悲之道”,真正为民众幸福和社会进步服务,成为当代佛教的核心价值追求
- 佛陀圆满了一切功德,完全断尽了贪心,为什么还需要我们的供养?
- 供养佛陀等殊胜对境时,如果自己发心不清净,会有功德吗?请举一公案说明。
- 谈谈你对“尊老”与“爱幼”的看法。
- 如果我们凡夫也想获得文殊菩萨供养诸佛的无上功德,应该怎么样观想?这种供养与一般的供养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