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革腐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是怎么样的?如何防治?
发病症状草莓革腐病是主要的草莓果实病害。绿果受害后,病部褐色或深褐色,随病情发展,整个果实变褐,呈皮革状,果实停止膨大;成熟果实受害后,病部呈紫色或紫红色,表面皱缩失去光泽。手捏病果感到有弹性,果肉变为褐色且革质化,果实内维管束较周围组织颜色深,为黑褐色。病果组织致密,比正常果难撕开,有苦味,后期干硬,成为僵果。病原菌和发病规律:该病为土传真菌病害,病原菌以卵孢子在患病僵果和土壤中越冬。病原菌入侵需要水分,发病最适温度17~25℃。高湿和强光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戈雷拉发病最重,宝交早生次之,绿色种子、明晶、哈尼发病较轻。(2)建园时选择排水和通风良好的地块,实行地膜覆盖栽培。控制氮肥施用量,降水过多及时排水。大棚栽培时注意浇水时间的选择,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果实和叶片能够迅速干燥。(3)药剂防治:发病前喷代森锰锌、百菌清或克菌丹500倍液;发病初期喷布35%瑞毒霉1000倍液或25%多菌灵300倍液。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中国大学MOOC: 水稻分蘖期细菌性基腐病的主要发病症状是( )。
- 1
简述柑桔溃疡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 2
论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 3
简要说明蔬菜枯萎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及主要防治方法。
- 4
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所表现的结构称为()。 A: 症状 B: 病状 C: 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