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有梁板钢筋根数的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部受力筋在布置时应从梁边的1/2板筋间距处开始布置
B: 下部受力筋在布置时应从梁边的75mm处开始布置
C: 上部受力筋在布置时应从梁边的1/2板筋间距处开始布置
D: 上部受力筋在布置时应从梁边的75mm处开始布置
A: 下部受力筋在布置时应从梁边的1/2板筋间距处开始布置
B: 下部受力筋在布置时应从梁边的75mm处开始布置
C: 上部受力筋在布置时应从梁边的1/2板筋间距处开始布置
D: 上部受力筋在布置时应从梁边的75mm处开始布置
举一反三
- 框架主梁的附加箍筋应从距离( )边50mm处开始布置。 A: 框架柱 B: 次梁 C: 板 D: 按设计图纸
- 关于基础次梁的箍筋说法正确的是() A: 基础次梁箍筋自主梁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节点区中不布置次梁箍筋 B: 基础次梁箍筋自主梁边50mm处开始布置,在节点区中仍需布置次梁箍筋 C: 在主次梁相交位置,无论该位置上有几种梁,始终保证柱的箍筋贯通 D: 在主次梁交接区的节点箍筋设置中,均保证主梁的箍筋贯通设置
- 下列关于有梁板中间支座支座负筋计算中错误的是() A: 有梁板中间支座支座负筋长度=两侧标注长度+两侧弯折长度 B: 两侧弯折长度可取板厚减去两个保护层厚度 C: 两侧负筋分布筋的布置范围为扣除梁外的标注范围 D: 支座负筋应从梁边75mm处开始布置
- 悬挑梁的受力筋布置在构件的( )。 A: 下部 B: 上部 C: 中部 D: 没有规定
- 下列关于条形基础钢筋计算叙述正确的有( ) A: 分布筋与同向受力筋搭接长度可以取150mm B: 基础宽度大于2500mm时,基础底板所有配筋长度应缩短10% C: 有梁式条形基础在基础梁的范围内可不布置分布钢筋 D: 基础受力筋的布置从基础边缘min(s/2,75mm)开始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