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举一反三
-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 【单选题】1953年,国家对棉花、粮食、油料作物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 A. 统购统销 B. 统购包销 C. 核定实消 D. 统销一体
- ( ),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统购统销),基本取消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自由市场,限制农村的商业投机。 A: 1949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6年
- 1953年,国家对棉花、粮食、油料作物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
- 粮食收购贷款主要用于符合收购贷款条件和贷款封闭管理要求的粮食经营企业在本地(市)范围内收购粮食的资金需要,也可以用于跨省(区)粮食收购。
内容
- 0
粮食经营者取得粮食收购资格后,就可以从事粮食收购活动。()
- 1
新经济政策实行( ),即农民只需将自己收成的一部分作为赋税上交给国家,其余的粮食归个人所有。 A: 配给制 B: 粮食税制 C: 要素制 D: 余粮征集制
- 2
2001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粮食主产区要合理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粮食生产成本时,省级人民政府可制定收购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当市场粮价高于保护价时,要随行市收购农民粮食。这是政府在宏观调控时使用的()。 A: 法律手段 B: 经济手段 C: 行政手段 D: 货币手段
- 3
【多选题】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农村实行粮食税政策 B. 实行余粮征集制 C.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D. 流通领域实行贸易国有化 E. 实行“多劳多得”鼓励劳动
- 4
1983年10月,中央决定废除人民公社,建立乡政府,中央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A: 取消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 B: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C: 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