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5
    曾侯乙墓编钟。
  • (1)战国早期著名青铜乐器。现存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2)曾侯乙编钟共65枚其中1枚是战国时楚惠王赠送的铸。编钟分八组共分三层悬挂在铜、木做成的钟架上。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65枚编钟的总重量达3500千克它的重量、体积在编钟中是罕见的。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19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45枚钟上不权标注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考古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钟演奏出各种中外名曲无不惊叹。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光辉成就为今天古音律和编钟制造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内容

    • 0

      文献中记载,编钟发现于曾侯乙墓的()室。

    • 1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分( )悬挂于钟架上

    • 2

      曾侯乙墓编钟是____时期的制品,每钟可发____音

    • 3

      1978年在西安半坡出土的战国初曾侯乙墓的编钟

    • 4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有何重大意义?有何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