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我国西周春秋时期的几部法典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铸刑书》是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突破了此前“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传统
B: 邓析综合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
C: 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D: 《法经》从内容上规定了“盗、贼、网、捕、杂、具”各篇,这种内容体系安排,为以后的秦汉所继承,是中国法制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法典
A: 《铸刑书》是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突破了此前“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传统
B: 邓析综合郑国内外的法律规范,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
C: 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D: 《法经》从内容上规定了“盗、贼、网、捕、杂、具”各篇,这种内容体系安排,为以后的秦汉所继承,是中国法制史上最重要的一部法典
举一反三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 ( ) A: 郑国子产铸刑书 B: 郑国邓析铸刑书 C: 晋国赵鞅铸刑鼎 D: 晋国范宣子铸刑鼎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 A: 郑国“铸刑书于鼎” B: 邓析“竹刑” C: 晋国铸刑鼎 D: 商鞅变法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的成文法称为( )。 A: 郑国铸刑书 B: 晋国铸刑鼎 C: 《竹刑》 D: 《法经》
-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 A: 郑国的“铸刑书” B: 郑国的“竹刑” C: 晋国的“铸刑鼎” D: 魏国的“法经”
-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 公元前536年,魏文侯的相李悝铸刑书并向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B: 公布成文法的活动确立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传统,乃是新兴地主阶级的重大胜利 C: 郑国执政子产所制定的《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 D: 在《法经》中,关于审判罪犯的规定主要规定在《网法》之中,《盗法》和《贼法》两篇列于法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