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的戴维孙-格末实验证实了[ ] 。
A: 电子的波动性
B: 光的粒子性
C: 玻尔的能级量子化假设
D: 原子的自旋磁矩取向量子化
A: 电子的波动性
B: 光的粒子性
C: 玻尔的能级量子化假设
D: 原子的自旋磁矩取向量子化
举一反三
- 康普顿效应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施特恩-格拉赫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戴维孙-革末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1. 光的量子性;2. 玻尔的能级量子化假设; 3. 原子的自旋磁矩取向量子化;4.电子的波动性;5. 原子的有核模型 A: 1、3、4 B: 2、5、4 C: 1、3、2 D: 2、4、5
- 戴维孙——革末实验证实了 A: 光具有粒子性 B: 能量是量子化的 C: 电子具有自旋 D: 电子具有波动性
- 戴维孙——革末实验(电子在晶体上的散射)证明了() A: 电子的粒子性 B: 电子的波动性 C: 原子内部能级的量子化 D: 原子空间取向的量子化
- 玻尔H原子理论的精华在于( ) A: 原子定态假设 B: 能级量子化 C: 轨道角动量量子化 D: 能级之间量子跃迁
- 1927年戴维孙(Davisson)和革末(Germer)的电子在晶体中衍射实验证实了 。 A: 电子具有波动性. B: 光具有波动性. C: 光具有粒子性. D: 电子具有粒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