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6
    儿童在听了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
    A: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B: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C: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D: 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
  • 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认为海因茨偷药其实不会对药剂师造成任何损失,而且他以后可以再把钱还给药剂师,如果他不想失去他的妻子,他就应该去偷药。儿童这种道德发展水平属于() A: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 好孩子定向阶段 C: 相对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D: 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 1

      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药剂师那么坏,一点都不便宜,属于 A: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B: 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C: 好孩子定向阶段 D: 良心或普遍原则定向阶段

    • 2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兹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兹应该去偷药,谁要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A: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的阶段1 B: 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的阶段2 C: 以“好孩子”为定向的阶段3 D: 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的阶段4

    • 3

      以“海因茨偷药”为例,如果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因为做个好丈夫就应该照顾好自己的妻子。如果他不这样做,结果妻子死了,别人都会骂他见死不救,没有良心”,说明这种观点属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中的 A: 相对功利主义的定向阶段 B: 寻求认可阶段 C: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D: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 4

      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中,如果一个人回答“不该偷,因为法律禁止偷别人的东西。”那么,这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 服从和惩罚定向阶段 B: 相对论的快乐主意定向阶段 C: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D: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