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A: 大致是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 大致处于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C: 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 大致是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 大致处于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C: 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D
举一反三
-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又被称为()。 A: 胡焕庸线 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 湿润与干旱的区域界线 D: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 习惯上,我国境内受()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沿()一线。
- 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B: 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 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 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 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 我国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内容
- 0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 A: 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 B: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 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的分界线 D: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 1
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等温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④
- 2
日月山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
- 3
在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在非季风区不受季风的影响。
- 4
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 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