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 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C: 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 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举一反三
- 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最能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 亲代两种配子结合产生的F1基因型是YyRr B: F产生四种配子,其数量比为1:1:1:1 C: F配子随机相遇自由结合产生F D: F测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1:1:1
- 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F1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②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④
- 孟德尔在对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最能说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 A亲代两种配子结合产生的F1基因型是YyRr B: BF<sub>1</sub>产生四种配子,其数量比为1:1:1:1 C: CF<sub>1</sub>配子随机相遇自由结合产生F<sub>2</sub> D: DF<sub>1</sub>测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1:1:1
-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成功地证实了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运用统计学方法发现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出现性状重组且性状分离比为9:3:3:1 B: B提出“假说”:F<sub>1</sub>杂合体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类型配子且比例为1:1:1:1 C: C进行“演绎”:预测测交后代应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 D: D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的遗传规律也能解释果蝇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所有遗传学现象
- 下列有关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是() A: F2的性状类型比为3∶1 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 F2遗传因子组成类型的比为1∶2∶1 D: 测交后代的比为1∶1
内容
- 0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 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 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 1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植株杂交,F1基因型为AaBb。下列有关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若F1能产生四种配子AB、Ab、aB、ab,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若F1自交,F2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 若F1测交,子代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若F1自交,F2有三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2: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2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F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 F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 F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 3
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的比例 ②F2性状分离比 ③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④亲本杂交后代性状比 ⑤F2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③
- 4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 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 B: 子二代出现与亲代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 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1:1 D: 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