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值的定义为( )。
A: 样品中某组分距离展开剂前沿的距离/展开剂前沿距离原点的距离
B: 展开剂前沿距离原点的距离/样品中某组分距离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C: 样品中某组分离开原点的距离/展开剂前沿距离原点的距离
D: 展开剂前沿距离原点的距离/样品中某组分离开原点的距离
A: 样品中某组分距离展开剂前沿的距离/展开剂前沿距离原点的距离
B: 展开剂前沿距离原点的距离/样品中某组分距离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C: 样品中某组分离开原点的距离/展开剂前沿距离原点的距离
D: 展开剂前沿距离原点的距离/样品中某组分离开原点的距离
C
举一反三
- 某组分在薄层色谱板上被展开后,斑点距离原点5cm,该组分的Rf为1/3,计算溶剂前沿距离原点是多少:
- 比移值Rf为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与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之比。
- 用薄层层析法,以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分离黄连素时,已知比移值为0.41,溶剂前沿距离为24.5 cm,则斑点中心只原点的距离为:
- 用硅胶G的薄层层析法分离混合物中的偶氮苯时,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经1h展开后,测得偶氮苯斑点中心离原点的距离为4.5cm,其溶剂前沿距离为10.5cm。偶氮苯在此体系中的比移值Rf为
- 在薄层色谱法中,Rf值表示()。 A: 样品斑点展开的距离 B: 吸附剂的极性大小 C: 展开剂的极性大小 D: 分离度
内容
- 0
在下列影响Rf值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A: 展开时间与展开距离 B: 展开剂的极性 C: 吸附剂的活性 D: 展开剂的用量
- 1
在薄层色谱法中,Rf值表示()。 A: A样品斑点展开的距离 B: B吸附剂的极性大小 C: C展开剂的极性大小 D: D分离度
- 2
【单选题】薄层色谱法实验,关于展开的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A. 先让展开剂在缸内饱和约10min,再展开 B. 控制展开剂的量,勿使原点浸入展开剂 C. 当展开剂前沿跑到与薄层板上端边缘以上,停止展开 D. 取出薄层板后应迅速用铅笔画出展开剂前沿
- 3
关于比移值(R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取值范围0~1 B: Rf=0表示组分在原点未被展开,即展开剂不能将试样组分解吸 C: Rf=0表示组分随展开剂迁移到溶剂前沿,即组分不被固定相吸附 D: 最佳范围为0.2~0.8
- 4
“前沿距离”这一术语是否表示缺陷前沿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