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7
    下列关于按应税所得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正确的有()。
    A: 应税收入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
    B: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C: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D: 应补(退)所得税额=应纳所得税额﹣已预缴所得税额
  • A,B,C,D

    内容

    • 0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 A: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 B: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C: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30%-速算扣除数 D: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40%-速算扣除数

    • 1

      董事费收入应( ),应纳税额为 ( )。 A: 作为工资、薪金所得纳税 B: 作为劳务报酬所得纳税 C: 应纳税额为5200元 D: 应纳税额为5125元

    • 2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以下计算公式表示正确的有( )。 A: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项目-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B: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总额-扣除项目-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C: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D: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境外应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 3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 A: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全年收入总额-成本 B: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C: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D: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 4

      “所得税费用”账户( )。 A: 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 B: 借方登记企业按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 C: 贷方登记企业按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 D: 借方登记企业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