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作为年、月、日的序号。
A: 天干地支
B: 十二地支
C: 二十四节气
D: 四时
A: 天干地支
B: 十二地支
C: 二十四节气
D: 四时
举一反三
- 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由天干与地支顺序搭配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总共有() A: 12天干、12地支 B: 10天干、10地支 C: 10天干、12地支 D: 12天干、10地支
- “甲乙丙丁”属于 A: 十天干 B: 十二天干 C: 十地支 D: 十二地支
- 关于“天干地支”,以下描述错误的项是?() A: 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十二地支按照“阴阳搭配”即:“阳性天干搭配阴性地支、阴性天干搭配阳性地支”而形成 B: 十二属相对应的是十二地支 C: 古代时辰是以十二地支基础来纪时的(比如说:子时、丑时),而非十天干为基础来纪时(比如说:没有什么“甲时”、“丙时”之类的) D: 与十二地支在天上对应的是“十二星次”而非“黄道十二宫”
- “十二地支”:()“十二天干”:()
- 中国古代用天干和地支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在古代指的是() A: 丑时 B: 子时 C: 申时 D: 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