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一程序输入上网时间并计算上网费用,计算方法如下:当上网时间<10小时,基数30元;当上网时间10~50小时,每小时2.5元;当上网时间≥50小时,每小时2元。同时为了鼓励上网,每月收费最多不超过150元。
t= eval(input("请输入上网时间:")) if t[10 : f = 30 elif t<50 : f = 2.5*t else: f=2*t if f]150: f=150 print("应收费{}元。".format(f))
举一反三
- 什么是需求?假设:当上网费为1元/小时的时候,小李每周上网时间为14小时。判断对错:当上网费为1元/小时的时候,小李每周对上网的需求为14小时。
- 编写程序计算每个月上网费用。根据每个月上网时间计算上网费用,计算方法如下:(1)小于10小时,30元;(2)在10~50小时,每小时3元;(3)超过50小时,超过50小时部分按照每小时2.5元;要求当输入每月上网小时数,显示该月总的上网费用。
- 在上网时间上要自我约束,一般不要超过()小时
- 上网时间一般每次不要超过()小时 A: 1 B: 2 C: 3 D: 4
- 【单选题】不是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的是 A. 每天上网4个小时以上 B. 不敢和亲友说明上网的时间 C. 要花很多时间上网才能满足 D. 自己想上网就上网,不想上网就不上网
内容
- 0
我们作为小学生,在接触和使用网络的时候,应该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陪同下上网,上网时间每次、每天不要超过多长时间?(B)A.3小时8小时B.1小时3小时C.4小时10小时D.5小时8小时1
- 1
智慧职教: 调查到100名大学生一般情况下在工作日和节假日的每日上网时间(小时),如欲分析工作日和节假日上网时间有无差别,可用( )(注:上网时间不服从正态分布)
- 2
智慧职教: 调查到100名大学生一般情况下在工作日和节假日的每日上网时间(小时),如欲分析工作日和节假日上网时间有无差别,可用检验方法是(注:上网时间不服从正态分布)
- 3
5名中学生每周的上网时间(单位:小时)分别为:3,7,8,9,13。这5名学生上网时间的方差为() A: 11 B: 13 C: 16 D: 18
- 4
5名中学生每周的上网时间(单位:小时)分别为:5,9,10,11,15。这5名学生上网时间的方差为( ) A: 11 B: 13 C: 16 D: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