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狄骥关于客观法和实在法的看法。
认为社会连带关系是一个重大事实,分为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贡献自己同样的能力以实现共同需要的“同求的连带关系”和每个人贡献出自己固有的能力来满足他人的需要的“分工的连带关系”。同时基于社会连带关系的存在,产生了一种社会最高准则——客观法,以及与客观法相对立、由国家制定、用于表示或实施客观法的成文法——实在法。客观法高于实在法,实在法是客观法的陈述。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下列关于自然法、实在法说法错误的是()。 A: 自然法是实在法的依归 B: 合法律性就是要符合实在法 C: 实在法是自然法的依归 D: 自然法是人类社会一切作为确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 1
关于“实在的图景”论,下面哪一句不合建构论的规定() A: 人们关于实在的看法,就是关于实在的真实图景 B: 人们的看法只是关于实在的主观图景,而与真正的实在无涉 C: 人们是生活在由他们的看法建构的“实在”之中的 D: 人们根据关于实在的科学研究,不断改变其“实在的图景”
- 2
下列关于自然法、实在法说法错误的是
- 3
自然法一般在何种情况下为人们所采用或信奉()。 A: 实在法经常性变化 B: 实在法存在空白 C: 实在法已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D: 实在法为恶法,不应遵守执行 E: 对实在法的适用存在分歧
- 4
欧洲大陆语言中的“客观法”,是指 A: 人所享有、通过自身活动而实现的、客观法所必须去保障的权利 B: 客观存在的法律规范(主要指实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