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8
    简述汉字的性质及其古今发展演变线索。相关试题:(1)阐述汉字形体的历史变革。(2)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
  • (1)汉字的性质[br][/br]①汉字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用于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系统书写符号,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②汉族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汉字也是世界上起源很早的文字之一。同时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惟一的文字。(2)汉字的古今发展演变线索①汉字的起源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有很多内在的联系。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②汉字的产生一—甲骨文的产生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的股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从股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这一时期的文字具有很强的象形性,有些还具有图画意味。③汉字进一步的发展一一金文的出现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这时期的金文虽向前发展,但还具有一些象形的痕迹。这一时期的文字,因为受到封建割据的影响,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就呈现出了多样性,是我国文字产生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继续发展的重要的体现。④汉字的统一——小篆的产生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繁”。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⑤汉字的重大改革一—隶书的出现a.秦朝末年,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b.到了汉朝,隶书十分盛行,“秦隶”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一—“汉素”。c.汉隶的产生就标志着汉字完全脱离象形意味,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是古代汉字成为现代汉字的起点。这一重要演变在汉字的发展史上称为“隶变”。⑥现代汉字的初步发展一—楷书的形成和盛行形成于汉代,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楷书,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另一重要转折。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楷书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的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这使汉字的结构大体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楷书的出现标志着汉字书写成为一种艺术,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发展上,而是为追求字形书写美观。⑦汉字艺术形式的重大发展一—草书和行书的盛行草书和行书是汉字在书写草稿过程中形成的,起源较早,在唐朝后成为汉字艺术书法的流行形式。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形式,而行书则是居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书法形式。③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一—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剧使用的主要字体。@电脑字体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总的来说,汉字的形体演变分为字形体态的变化和字形结构的变化。汉字字形体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笔势和笔意的走向、呈现的状态,即一般所说的字体风格,或书体。字形结构的变化,则表现为结构的繁复和简化、分化和同化,以及讹变等。

    内容

    • 0

      简述汉字的形体演变历程。

    • 1

      从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看,打破古汉字象形的传统奠定现代汉字基础的是

    • 2

      在汉字形体演变史上,标志汉字古今演变分水岭的是:()。 A: 甲骨文 B: 隶书 C: 楷书 D: 金文

    • 3

      古今汉字形体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4

      汉字演变的历史就是()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