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甲欲杀张三,却误将李四当成张三杀死
B: 乙认为嫖娟不为罪,有意嫖宿了不满14周岁的幼女
C: 丙以为他人电脑背包里有电脑,偷回家后发现里面装的是假币
D: 丁用木棍猛击陈某头部,以为陈某已经死亡而离开,后陈某获救
举一反三
- 下列选项中,属于事实认识错误的情形有()。 A: 甲欲杀张三,却误将李四当作张三杀死 B: 乙认为嫖娼不为罪,有意嫖宿了不满14周岁的幼女 C: 丙以为他人电脑背包里有电脑,偷回家后发现里面装的是假币 D: 丁用木棍猛击陈某头部,以为陈某已经死亡而离开,后陈某获救
- 张三和李四在陈某开的工厂打工,陈某拖欠张三、李四6000多元的报酬一直不付。张三、李四二人商定后,将陈某15岁的女儿陈英骗出,然后带到外地扣押以迫使陈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共21天),张三、李四多次打电话让陈某支付报酬,但陈某仍然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于是,张三、李四商定将陈英卖给他人。在张三外出寻找买主期间,李四奸淫了陈英。张三找到了买主丙某后,张三、李四人以6000元将陈英卖给了丙某。丙某买回陈英后,要与陈英结婚,陈英不愿意与丙某结婚,丙某后来觉得陈英年纪小、太可怜,便让陈英回原居住地与家人团聚。张三的行为构成()。 A: 绑架罪 B: 非法拘禁罪 C: 拐卖妇女罪 D: 强奸罪
- 张三的行为构成( )。张三和李四在陈某开的工厂打工,陈某拖欠张三、李四 6000多元的报酬一直不付。张三、李四二人商定后,将陈某15岁的女儿陈英骗出,然后带到外地扣押以迫使陈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共21天),张三、李四多次打电话让陈某支付报酬,但陈某仍然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于是,张三、李四商定将陈英卖给他人。在张三外出寻找买主期间,李四奸淫了陈英。张三找到了买主丙某后,张三、李四人以6000元将陈英卖给了丙某。丙某买回陈英后,要与陈英结婚,陈英不愿意与丙某结婚,丙某后来觉得陈英年纪小、太可怜,便让陈英回原居住地与家人团聚。丙某又觉得自己亏了,于是找到张三,让张三退回自己的 6000元钱。张三拒绝退还,丙某便于深夜将张三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根据上述案情,请答第86~89题: A: 绑架罪 B: 非法拘禁罪 C: 拐卖妇女罪 D: 强奸罪
- 下列情形中属于间接正犯的有()。 A: 甲利用12岁的儿童扒窃的行为 B: 医生甲利用护士乙的疏忽,使护士乙向病人身体内注射错误的药物,致病人死亡 C: 胡某为了伤害丁某,告诉丁某陈某和丁某的妻子有染,丁某拿一把铁锹伤害陈某,结果被陈某用手边的木棍打成重伤 D: 甲唆使自己的儿子乙(20岁)将邻居丙打成重伤
-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重伤王某致使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其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 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 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某,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 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三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内容
- 0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 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 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 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 1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 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 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 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 2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 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C: 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 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 3
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甲重伤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离开后取走王某财物。甲的行为与王某的财产损失有因果关系 B: 乙纠集他人持凶器砍杀李某,将李某逼至江边,李某无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无因果关系(2016司法考试真题) C: 丙酒后开车被查。交警指挥丙停车不当,致石某的车撞上丙车,石某身亡。丙的行为与石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 丁敲诈勒索陈某。陈某给丁汇款时,误将3万元汇到另一诈骗犯账户中。丁的行为与陈某的财产损失无因果关系
- 4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