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7
    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以及仲裁的时效制度。
  • (1)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判断和裁决的活动。仲裁的主题和对象具有特定性、仲裁施行强制原则、劳动争议仲裁施行仲裁前置、裁审衔接制。(2)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①仲裁庭制度:是对某一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仲裁审理活动的组织性质,分为独任仲裁庭和合议仲裁庭。②一次裁决制度:劳动争议仲裁施行一个裁级一次裁决制度,一次裁决即为仲裁程序的最终裁决,除法律规定的终局裁决外,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只能想法院提起诉讼,不能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或要求重新处理。③合议制度: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应当记入笔录。④回避制度:仲裁委员会委员、仲裁人员及其相关工作人员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人员应当回避。⑤管辖制度: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即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管辖,是指不同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分工与权限。⑥区分举证责任制度: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3)仲裁的时效制度: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胜诉权的制度。其内涵是:①仲裁时效以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实时状态的存在为前提。②仲裁时效的法定期间是权利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的法定有效期限。③权利人在法定的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胜诉权,也就是丧失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照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裁判义务主体向权利主体履行义务的权利。

    内容

    • 0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解决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制度规定为以下几种() A: 劳动争议协商制度 B: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 C: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D: 劳动争议诉讼制度 E: 劳动争议信访制度

    • 1

      劳动争议可以申请仲裁,仲裁的时效限制是()。

    • 2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劳动者此时申请仲裁不受仲裁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B: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C: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D: 劳动争议仲裁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 3

      在法律规定的仲裁申请时效内,劳动争议的任意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是启动劳动争议仲裁的第一步。

    • 4

      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