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一词本系儒家用语,是指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时至今日,习近平同志曾强调,“慎独”仍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下列事例符合“慎独”涵义的是()。
A: 刘邦养虎遗患
B: 杨震暮夜却金
C: 韩信胯下之辱
D: 勾践卧薪尝胆
A: 刘邦养虎遗患
B: 杨震暮夜却金
C: 韩信胯下之辱
D: 勾践卧薪尝胆
B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对“慎独”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君子在个人闲居独处的时候,言行也要谨慎不苟 B: 一个人需要在独立工作或独处、无人监督时,仍然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C: “慎独”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在无人监督时,仍能严格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做事 D: “慎独”对一般人而言是为了博得众人的好感或拥护
- 1
党员干部要“慎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这个词最早出自哪本典籍?() A: 《诗经》 B: 《尚书》 C: 《礼记》 D: 《易经》
- 2
下列事例中,凭借坚强意志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是()。 A: 韩信胯下之辱 B: 勾践卧薪尝胆 C: 项羽垓下之围 D: 刘邦约法三章
- 3
“慎独”,通常的理解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也要谨慎,不能够麻痹大意。
- 4
“暮夜却金”的佳话说的是()修养之道。 A: 积善成德 B: 慎微 C: 慎独 D: 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