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 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 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 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 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A: 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 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 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 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D
举一反三
- 为宣扬科举功名,科举社会创造了( )等多种物质文化。 A: 科举旗杆石 B: 科举匾额 C: 科举牌坊 D: 进士题名碑
-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下列关于我国科举制度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我国从汉朝起就确立了科举制度 B: 唐朝时期确立了“八股文”这种科举考试文体 C: 隋朝时期开始确立了科举考试制度 D: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出身
- 元朝哪位皇帝恢复了科举
- 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存放着198通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刻有中进士者的姓名、次第和籍贯。这些进士题名碑可印证我国古代实行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 科举八股文制度也阻碍了中国学习外国文化的进程。
内容
- 0
河南贡院,是河南科举考试的场所,在历史上历经变迁修复,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地,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河南贡院碑位于开封城东北部,即今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内。下列有关科举的发展说法有误的是()。 A: 隋文帝时期科举制诞生 B: 唐太宗开了殿试的先河 C: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答卷文体只能用“八股文” D: 科举制直到1905年被废除
- 1
【判断题】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 2
关于元朝科举不正确的是()。
- 3
关于元朝科举不正确的是()。
- 4
明清两代科举中,八股文为考试的固定文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