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标本采取应注意()
A: 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采取
B: 应在寒战、高热时采取
C: 每次采血量成人、年长儿10ml,新生儿、婴儿5ml
D: 宜多次反复送检
E: 已用抗菌药物者不宜再做血培养
A: 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采取
B: 应在寒战、高热时采取
C: 每次采血量成人、年长儿10ml,新生儿、婴儿5ml
D: 宜多次反复送检
E: 已用抗菌药物者不宜再做血培养
举一反三
- 血培养标本采取应注意() A: A应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采取 B: B应在寒战、高热时采取 C: C每次采血量成人、年长儿10ml,新生儿、婴儿5ml D: D宜多次反复送检 E: E已用抗菌药物者不宜再做血培养
- 关于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正确的是() A: 尽量在应用抗菌药物前及寒战高热时进行血培养 B: 宜反复多次采血送检,采血量至少5~10ml C: 血培养阴性可排外败血症 D: 已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可加氨苯甲酸等破坏抗生素 E: 有条件可做厌氧菌和真菌培养
- 如何正确采集血标本?()。 A: 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开始发热时采血 B: 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 C: 对于疑有各类血行性感染病人采样应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多次(至少3次)抽血送培养 D: 成人每次采血量不应少于10ml;初发患者,应多次采血
- 关于败血症的病原学检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宜反复多次送检 B: 疑L型细菌败血症者宜做高渗盐水培养 C: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及寒战高热时进行血培养 D: 采血不宜过多,成人2-3ml,婴儿1-2ml E: 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可加对氨苯甲酸等以破坏抗菌药物
- 正确采集血培养标本量是() A: 成人血培养采血4mL B: 儿童血培养采血2~5mL C: 婴儿血培养采血1~mL D: 男性比女性多2ml E: 以上答案都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