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出自《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

    内容

    • 0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明白做人的道理( )

    • 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思想出自() A: 《学记》 B: 《大学》 C: 《论语》 D: 《师说》

    • 2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可见,理论学习是医学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A: 正确 B: 错误

    •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A: 教育 B: 环境 C: 个体能动性 D: 遗传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