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9
    《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对“青楼”的正确理解是()。
    A: 借指富贵人家的房屋
    B: 炊烟缭绕的房屋
    C: 女子(姑娘)的闺房
    D: 歌妓的住所
  • C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二)西洲曲(南朝民歌)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浆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遥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1.本诗的诗眼是“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之中的“莲子”,这里的“莲子”该怎样理解。2.“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请你分析一下“吹梦”的妙用。

    • 1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_________。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_________。树下即门前,____________。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_________,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____________,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_________。

    • 2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整首诗通过西洲游乐、开门迎郎、出门采莲、登楼望郎、凭栏苦候等场景,展现了女子盼望与情郎相聚的心情。场景变化中,情感流动缠绵。 B: 早春时节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单衫”,仲夏之时“伯劳飞”,于初秋“采红莲”,值仲秋“弄莲子”。到深秋“望飞鸿”。诗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丰富的词语,表明了季节的变换。 C: “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四句诗中,四个“门”字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情郎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 D: 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仰首望飞鸿”中暗含着女子盼望情郎音讯的意思,“鸿飞满西洲”,则表达了女子得到情郎音讯后的激动心情。

    • 3

      关于抒情长诗《西洲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折梅”、“采莲”、“望飞鸿”等一类带有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清晰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 B: 李白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是从《西洲曲》结句中化出 C: 收录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 D: 抒发了深长的相思之情

    • 4

      在国战中,下列角色只能与一名其他角色组成“珠联璧合”的是() A: 黄月英 B: 曹操 C: 小乔 D: 关羽 E: 作者:鸿飞满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