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安忍的功德如此之大,那在遇到他人损害时,能否以怨报怨、以牙还牙,促使他也修安忍呢?为什么?
举一反三
- 有些人认为:“六度要逐一行持方可圆满,布施时不能持戒,持戒时不能修安忍……”这种想法正确吗?为什么?
- 有些人抱怨:“我本来正在修安忍,但他一直给我制造障碍,总让我生嗔恨心!”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 当遇到有人平白无故的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时,正确的思维(做法)是?() A: 忍忍忍,即便心里多么委屈,也要憋着,绝不能爆发 B: 忍着,等我找到了他的短处,再反击也不迟 C: 既然是平白无故对我进行攻击,说明对方是无理取闹,那我必须正面回应,讨个公道,否则以为我好欺负呢 D: 之所以遭受对方的人身攻击,说明我们之间一定有宿世因缘,往昔我一定也如此对待过对方,唯有修持安忍
- 正因为有怨敌对我的加害,才让我有修持安忍的机会,而怨敌却因嗔恨我而堕入恶趣,我应该对其生慈悲心。对此,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哪些正确?() A: 同意,众生因不懂佛法,故不能取舍善恶,我们不仅要悲悯他,还要将善法功德回向给他 B: 无论如何,对方是因为有我的出现,才让他起的嗔心,因此我无论是否修安忍,过失是免不了的,因为我是对方堕落的直接因 C: 处在嗔恨状态的人是非常可怜的,烦恼现前,自身完全无法控制,我们应发愿度化他 D: 对方如果用语言加害我,对我的身、心都构不成伤害,有什么好生气的呢
- 何谓生忍、法忍、无生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