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当前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答: (1)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①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 ,使国有企业既不独立、又不受制约我国企业一方面因为权力太小不能成为 真正独立的法人,无法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因为企业厂长、经理未受到所有者的监督,企业的权力太大,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应有的规范和制约,导致易出现决策失误、浪费严重、贪污盛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严重后果。②以产值为核心的“政府承包责任制”强化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政府承包责任制”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下达各项细分的数量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要求下级政府确保这些指标的完成,并用以考核下级政府组织及其主要领导人的政绩。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指标是“政府承包贵任制”指标体系的核心。目前这种以国民经济增长指标为核心的“政府承包责任制”,对政企不分起了很重要的强化作用。各级地方政府为了确保国民经济增长指标的完成,最简单、最直接、最习惯的方法就是直接抓本地区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对它们下达各项经济增长指标。为了确保这些企业完成下达指标,政府有关部门为其争项目、争贷款、争优惠政策,甚至跑供销,争市场,这一方面使政府无法摆脱对国有企业微观活动的干预,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有了问题不去找市场,而是找市长。③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艰难处境,加重了它对政府的依赖国有企业的艰难处境包括:a.许多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折旧率极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老化,企业产品销路不畅。b.计划经济的高就业、低工资的“大锅饭”体制改革的不彻底,使国有企业冗员问题依然突出。c.政企不分、政社不分造成企业的社会负担过重,退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社会治安等全由大、中型企业包办,企业等同于- -级政府,再加上企业体制不顺、管理不善,使国有企业效益低下。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的联合、兼并、破产制度,资本市场、劳动力再就业市场均不健全,这些国有企业如何通过资本重组,通过关停并转重振旗鼓,主要不是靠法制,不是靠企业自己,而是靠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去一个个具体指导,甚至包办。④传统的企业人事制度,是政企不分的脐带企业厂长、经理仍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免,并划入行政系列,可以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自由调动。由政府直接任命的国有企业厂长、经理,首先考虑的是他怎样对任命者(政府)负责。厂长、经理们经常是“心向市长”,而不是“心向市场”,这愈加促使政企关系密切难分。⑤片面的政企分开论,使政府放松了对企业的监督片面的政企分开论是指作为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政府与企业是完全分离的,政府应不干预企业的任何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国有企业的自由度过大:企业的经理、厂长的行为如果不受到外在的强有力的制约,除了受其良心的制约外,可约束他行为的因素不多,这难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腐败盛行等严重问题。(2)改善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措施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内外约束机制对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是解决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的唯一出路。 对于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必须将它们改制成公司制:对于小型国有企业,要明确采取民营化的政策。②加强对国有企业经理的管理由企业董事会行使经理任免权,建立经理人员的监督激励机制。将经理的的报酬与其作出的业绩和承担的风险联系起来。健全劳动力市场,在市场中选拔招聘经理。③重塑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正确制定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强调质量、效益等指标。④政府为国有企业解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政府必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让企业自己学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举一反三
内容
- 0
结合实践,试论述我国社区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 1
简述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消极作用。
- 2
论述我国当前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 3
联系当地实际,分析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4
论述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