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富勒之后,奥地利的L.R.von艾曼斯贝格尔在1934年出版的《坦克战》、法国的C.戴高乐在1934年出版的《建立职业军队》、德国的H.古德里安在1937年出版的《注意!坦克!》,以及英国的( )在其著作中,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以及机械化部队的组建和使用原则等问题,从而使机械化战争论作为一种军事理论趋于完整。
A: 丘吉尔
B: 福煦
C: 蒙哥马利
D: B.H.利德尔・哈特
A: 丘吉尔
B: 福煦
C: 蒙哥马利
D: B.H.利德尔・哈特
D
举一反三
- 奥地利的艾曼斯贝格尔在 1934 年出版的《注意坦克!》、德国的古德里安在 1937 年出版的《坦克战》等著作中,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以及机械化部队的组建和使用原则等问题。
- 德国的古德里安在1937年出版了 D 等著作。 A: 《大战中的坦克》 B: 《机械化战争论》 C: 《坦克战》 D: 《注意坦克》
- “机械化战争”理论,又称坦克制胜论。英国的富勒、奥地利的艾曼贝格尔、法国的____、德国的古德里安等是这一理论的倡导者。
- 以下人物中哪些是“机械化战争”理论的倡导者? A: 法国的戴高乐 B: 德国的古德里安 C: 奥地利的艾曼贝格尔 D: 英国的富勒
- 英国军事思想家( )和德国陆军总长古德里安提出的“机械化战争”理论。 A: 丘吉尔 B: 蒙哥马利 C: 富勒 D: 蒙巴顿
内容
- 0
机械化战争”理论认为装甲坦克是战争的决定性力量,是陆军的主体;主张军队改革,建立多而强的机械化部队
- 1
英国的富勒、奥地利的艾曼贝格尔、法国的戴高乐、德国的古德里安等是“核武器制胜”理论的倡导者。
- 2
机械化战争的主要特点有()。 A: 火力、动力机械与电子技术等相结合 B: 武器装备的机械化 C: 突出强调坦克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D: 军队由陆海空部队构成,强调多兵种协同
- 3
1918 年 5 月,英国的( )提出了陆军以坦克为主体并辅之以飞机即可夺取战争胜利的思想。 A: 艾曼斯贝格尔 B: 古德里安 C: 富勒 D: 杜黑
- 4
“坦克制胜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 英国的富勒 B: 法国的戴高乐 C: 美国的米切尔 D: 英国的利德尔·哈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