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的比例低于25%确定。
举一反三
- 企业发生的资产交换交易中,如果涉及补价,判断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有()。 A: A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B: B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C: C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小于25% D: D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之和的比例小于25%
- 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如果涉及支付补价的,则判断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有( )。 A: 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B: 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C: 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大于等于25% D: 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补价之和小于25%
- 企业发生的交易中,如果涉及补价,判断该项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标准是( )。 A: 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B: 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补价之和小于25% C: 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小于25% D: 支付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补价之和小于25%
-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补价时,应判断该项交换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下列公式不正确的是( )。 A: 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小于25% B: 收到的补价÷(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小于25% C: 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小于25% D: 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小于25%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