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昭公三年》:“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今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孔疏:“其命朝聘之故,吊葬之异,皆文公令之,非襄公也。”其中“文襄”属于()。
A: 异字异训
B: 异名同实
C: 复语单义
D: 连类而及
A: 异字异训
B: 异名同实
C: 复语单义
D: 连类而及
举一反三
- 以下文句体现出民本思想的是()。 A: “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B: “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左传•隐公十年》) C: “自文以来,世有衰德而暴灭宗周,以宣示其侈,诸侯之贰,不亦宜乎?”(《左传•昭公九年》) D: “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左传•文公十三年》)
- 下列句子中加粗变色的字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有? 齐侯陳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桓公伐楚)|石无知,故日之。(《穀梁传·僖公十六年》)|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下列各句的“所+动词”字结构,哪些不指该动作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所及的对象,即动作的受事?()(10分) A: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B: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C: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D: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小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荀子·劝学》)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乃筑诸侯之馆。”句中的“馆”的意思是指()。 A: 学馆 B: 宫殿 C: 娱乐场所 D: 客舍
- 【单选题】吴公子季札鲁国观乐的记载见于:()。 A. 《左传·襄公三十九年》 B.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C.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D. 《左传·襄公三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