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5
    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 答: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也称作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做第一印象。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维度,其中,最重要、最有力的是评价,即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讨厌对方。①评价: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②力量: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br][/br]③活动性: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br][/br](2)整体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尽管很重要,但随着人们对他人认识的深入,逐渐会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人们在知觉他人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许多信息,对于如何让组织这些信息,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几个信息加工处理的模型,包括:①平均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br][/br]②累加模型。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平均。③加权平均模型。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相对前两个模型而言,加权平均模型能够解释的范围更广,它是人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时最常使用的模型。(3)个人知觉中的偏差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偏差是知觉过程的特性。人们可以注意到它,并把它们的影响降低,但人们无法避免它的存在。这些偏差包括:①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与晕轮效应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也称做扫帚星效应,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②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对于这种偏差发生的原因,心理学家有两种解释:a.由[tex=3.143x1.0]76SGMMjsXfO9f2M+n/6peg==[/tex]提出的“极快乐原则”,它强调人们的美好经验对评价他人的影响,认为当人们被美好的事物包围的时候,便觉愉快。即使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人们依然会依照美好的经验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做出有利的评价。b.仅仅限于人们对人的评价。[tex=2.571x1.0]4sfBZ/28pMZA4eDlkgpuxA==[/tex]指出,人们对所评定的他人有一种相似感,因此人们对人的评价要比对其他物体的评价更宽容。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作较好的评价,所以对人作评价也比较高。

    内容

    • 0

      印象管理理论,是指人们试图了解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 1

      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最先接受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这种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指的是哪个概念()

    • 2

      【判断题】印象形成,有时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 3

      【填空题】认知偏差是指影响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形成印象的()倾向

    • 4

      在社会认知中,通过信息的输入,我们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这个过程即__。() A: 刻板印象 B: 印象形成 C: 印象管理 D: 印象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