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批文化人向内地和香港转移,40年代杂文打破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杂文创作格局,将杂文的火种撒播到全国各地。作者队伍迅速壮大,老作家继续或转而开始从事杂文创作,并出现了王力、丁易、秦牧、黄裳、秦似等新人。许多作家出版了多部杂文集,散见于国内各报刊杂志上的杂文数以万计,风格流派也更趋多样化。
举一反三
- 以文学杂志《野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杂文作者群,坚持鲁迅杂文传统,下面哪些作家属于该群体? A: 聂绀弩 B: 秦似 C: 秦牧 D: 周而复
- “鲁迅风”杂文流派因《鲁迅风》杂志而得名,主要作者有巴人、周木斋、唐弢、丁易、秦牧等。《鲁迅风》1939年1月在重庆创刊,1949年9月停刊。在这前后,他们把杂文作为武器,围绕抗日救亡写出了许多战斗性杂文,还合出过杂文集《边鼓集》《横眉集》等。 A: 正确 B: 错误
- 中国大学MOOC: “鲁迅风”杂文流派因《鲁迅风》杂志而得名,主要作者有巴人、周木斋、唐弢、丁易、秦牧等。《鲁迅风》1939年1月在重庆创刊,1949年9月停刊。在这前后,他们把杂文作为武器,围绕抗日救亡写出了许多战斗性杂文,还合出过杂文集《边鼓集》《横眉集》等。
- 40年代形成的两个重要的杂文流派是鲁迅风杂文流派和野草杂文流派。
- 从内容上,可以把杂文分为() A: 论文式杂文 B: 赞颂性杂文 C: 批评性杂文 D: 评议性杂文 E: 知识性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