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1
    下列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乙于1996年向公安机关举报了甲对其实施抢劫的事实,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未予立案,那么对甲犯罪行为的追究将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B: 2006年,乙以2000年甲曾经对其进行诽谤为由,到法院对甲进行控告,法院应当受理而未予受理,则对甲诽谤罪的追究将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C: 2006年,甲在卖私盐时对买主炫耀自己从2003年开始贩盐至今。按照刑法规定,甲非法经营行为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则对甲贩私盐行为的追究必须在2016年之前
    D: 2006年,甲盗窃时向同伙炫耀自己2003年曾经贩过私盐。按照刑法规定,甲非法经营行为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则对甲贩私盐行为的追究必须在2013年之前
  • A,B,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关于故意与违法性的认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误以为买卖黄金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仍买卖黄金,但事实上该行为不违反《刑法》。甲有犯罪故意,成立犯罪未遂 B: 甲误以为自己盗窃枪支的行为仅成立盗窃罪。甲对《刑法》规定存在认识错误,因而无盗窃枪支罪的犯罪故意,对甲的量刑不能重于盗窃罪 C: 甲拘禁吸毒的陈某数日。甲认识到其行为剥夺了陈某的自由,但误以为《刑法》不禁止普通公民实施强制戒毒行为。甲有犯罪故意,应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 D: 甲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不知是否违反《刑法》,遂请教中学语文教师乙,被告知不违法后,甲实施了该行为。但事实上《刑法》禁止该行为。乙的回答不影响甲成立故意犯罪

    • 1

      关于故意与违法性的认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甲误以为买卖黄金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仍买卖黄金,但事实上该行为不违反《刑法》。甲有犯罪故意,成立犯罪未遂|甲拘禁吸毒的陈某数日。甲认识到其行为剥夺了陈某的自由,但误以为《刑法》不禁止普通公民实施强制戒毒行为。甲有犯罪故意,应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甲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不知是否违反《刑法》,遂请教中学语文教师乙,被告知不违法后,甲实施了该行为。但事实上《刑法》禁止该行为。乙的回答不影响甲成立故意犯罪|甲误以为自己盗窃枪支的行为仅成立盗窃罪。甲对《刑法》规定存在认识错误,因而无盗窃枪支罪的犯罪故意,对甲的量刑不能重于盗窃罪

    • 2

      关于故意与违法性的认识,希利正确的是() A: 甲误认为买卖黄金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仍买卖黄金,但事实上该行为不违反《刑法》。甲有犯罪故意,成立犯罪未遂 B: 甲误认为自己盗窃枪支的行为仅成立盗窃罪。甲对《刑法》规定存在认识错误,因而误盗窃枪支的犯罪故意,对甲的量刑不能重于盗窃罪 C: 甲拘禁吸毒的陈某数日,甲认识到其行为剥夺了陈某的自由,但误认为《刑法》不禁止普通公民实施强制戒毒行为。甲有犯罪故意,应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刑事责任 D: 甲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不知是否违反《刑法》,遂请教中学语文老师乙,被告知不违法后,甲实施了该行为,但事实上《刑法》禁止该行为,乙的回答不影响甲成立故意犯罪

    • 3

      甲将一批货物存放在乙的仓库中,待甲提货时,发现丢失部分货物。甲向乙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 A6个月 B: B1年 C: C2年 D: D20年

    • 4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 2019 年 7 月 10 日与乙公司签订货物买卖合同,2019 年 7 月 15 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预付的货款,2019 年 7 月 20 日甲公司给乙公司开具发票,2019 年 8 月 10 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货物,则甲公司对该批货物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 A: 2019 年 7 月 10 日 B: 2019 年 7 月 15 日 C: 2019 年 7 月 20 日 D: 2019 年 80 月 10 日